或共用一把剪刀,或完成一件手作,或创排一场剧目,或同唱一首歌曲,在银川市各街道社区,民族团结的密码就藏在那些热气腾腾的生活细节中。
“快看我这新发型俊不?。俊薄拔艺飧龅兑材タ炖玻 薄霸勖窃倥哦影锤瞿?!”……在兴庆区丽景街街道银虹社区,每月一次的“便民集市”上,居民们七嘴八舌地簇拥在一起,在他们身边,理发、看病问诊、按摩理疗、手工编制等十几个摊位提供义务服务。
“过去是‘楼上楼下不相识’,现在是‘集市一开全社区’。”银虹社区党委副书记马学英说。这个最初只有三四个摊位的便民服务大集,如今已发展成十几二十项服务内容的“共”享平台。
如今,这一模式正升级为“城乡共建”新实践。“接下来我们会引入月牙湖乡等社区周边乡镇的艺术文化,让团结的半径越画越大。”马学英说。
每天下午,在贺兰县富兴街街道利民社区活动室,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长桌上,几十团五彩毛线簇拥摆放,社区居民们围坐一圈,手中的钩针灵巧地穿梭。年过六旬的何雪红,一边钩织一边俯身指导,在她手中,一簇象征民族团结的“石榴花”正鲜艳“绽放”。一旁的展示架,也摆满了各色精美的钩织作品。
“从一个小杯垫,到一束仿真花,作品已经有人批量订货啦。”何雪红笑着说道。自从被选为社区的“能人巧匠”,本就擅长钩织的何雪红,一边加深技艺,一边无偿教学,让凡是有心学习的社区居民都成为了“免费学徒”?!拔颐遣唤龉持髌罚持橐??!焙窝┖焖怠H缃?,这里已经成了社区最热闹的“民族团结实践课堂”。
银川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copyright (c) 2020-2025 www.bjlifespring.com.cn 银川文明网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者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