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科技的力量太神奇了,有了它,我们以后就能实现很多现在还实现不了的东西。”不久前,2024年宁夏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活动中,文茜瑜获得了“AI艺术生成”项目的一等奖,这次获奖也开启了她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之门。此次活动中,由灵武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学会组织推荐的八名学生凭借出色的表现,在“AI艺术生成”项目中斩获了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和4个三等奖,在“AI交互设计”项目中斩获1个三等奖,充分展示了灵武市青少年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风采和实力。
孩子自从接触到“豆包”和“即梦ai”等智能工具,从此就对使用软件产生了兴趣。文茜瑜的妈妈告诉记者,这一代孩子从小就接触和使用电子设备,学习能力特别强,通过比赛,能够激发孩子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为提前培养孩子的发展方向打下基础。本次比赛以“与AI共创未来”为主题,旨在聚焦青少年群体,培养具备创新精神的人工智能后备人才。在线上选拔阶段,共有来自315所中小学的12783名青少年积极参与,经过激烈地角逐,最终300余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线下展演环节。灵武市共有19名学生参赛,他们分别来自灵武市第八小学、第二小学和第四小学。灵武市参赛学生凭借出色的创意和扎实的技术基础,在比赛中荣获佳绩。同时,灵武市两名教师也在此次比赛中获评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在AI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人机共智”、普及AI科学知识成为了青少年科技教育所面临的新挑战。为了提升青少年对人工智能的认识和体验,灵武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学会在暑假期间积极开展了“暑遇科技 启迪未来”AI大赛公益课程线上培训及线下答疑活动。通过对比赛规则、内容、软件使用等方面的详细讲解,指导青少年积极参赛,为他们参加此次比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统计,参与此次公益课程培训和答疑的青少年达到2500人次。
作为灵武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引领者和新平台,灵武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学会自去年成立以来,立足于组织开展科技竞赛活动、科普活动和线上线下培训,为灵武市青少年科技教育注入了新活力。学会先后承办了灵武市第二十届科技创新大赛、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展评活动,组织多名学生参加银川市、自治区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并屡获佳绩。
此外,灵武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学会积极争取实施基层“三会”组织能力提升和青少年科技志愿服务项目,深入各中小学及社区开展活动20余场次,通过机器人课程、科学制作、科学实验等将青少年科技教育与激发好奇心、想象力、探究欲紧密结合,用科学的方法推动孩子去探索、求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鼓励和带动更多的青少年学习了解最新人工智能科技,学会用“创造力+想象力+人工智能科技”解决问题,从“知识输入”向“科创输出”转型。
银川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copyright (c) 2020 www.bjlifespring.com.cn 银川文明网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者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