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银川市聚焦提升服务群众质量、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大力发展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带领志愿者、志愿者协助专业社工”融合发展模式,目前已实现专业社工与志愿服务双向联动、优势互补,构建起高效协同工作格局。
精准帮扶 弹出民生关怀的温情音符
“你们经常过来看我,帮我弄这弄那的,我心里暖乎乎的。我眼睛看不见,但心里一直记在心里,谢谢你们?!蔽飨那乩忌铰方值滥狭荷缜恼糯笠陨绻ね醴几屑さ厮?。
张爷爷已经年过古稀,双眼失明,长期的生活不便让他的性格愈发孤僻。银川市星瑞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的社工王芳了解到张大爷的情况后,为他量身定制了专属服务计划,并建立了个人档案。
然而,要将这份计划真正落地,单靠王芳一人远远不够。这时,社区志愿服务队积极响应、主动加入到帮扶工作中。他们定期为张大爷提供贴心的家庭照料,常常陪他聊天,分享生活中的趣事,鼓励他勇敢面对生活。在社工和志愿者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张大爷逐渐走出了阴霾,脸上重新绽放出笑容。
同样在西夏区的小学二年级学生彤彤,父母离异,母亲失联,父亲患有抑郁症,沉甸甸的教育抚养责任就这样落在了年迈的爷爷奶奶肩上。尽管爷爷奶奶竭尽全力照顾彤彤的生活起居,但由于年龄差距和观念差异,祖孙间时常产生矛盾。长期缺乏父母关爱,让彤彤变得有些敏感和自卑。
社区了解到彤彤的情况后,立即联合银川市春熙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为她提供个案服务。心理咨询师和志愿者多次走进彤彤的家,给予她温情的关爱陪伴与专业的心理疏导。
起初,彤彤对他们充满了戒备,但志愿者们始终没有放弃,通过一次次耐心的陪伴,渐渐地,彤彤逐渐敞开心扉,开始主动分享自己的烦恼,与志愿者们建立了信任。如今的她,能在课堂上勇敢自信地举手发言,和同学们相处十分融洽,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在深入了解服务对象需求后,我们专业社工能够制定出精准的个案服务计划。但要高效实施这些计划,还需要更多资源力量的支持和配合,志愿者的加入,恰好能用他们的热情、专长和亲和力填补我们的服务短板?!币ㄊ写何跎缁峁ぷ鞣⒄狗裰行母涸鹑嗽闫几锌厮档馈?span-article-image>
在银川这片温暖的热土上,这样感人的故事正在不断上演。银川市坚持把社区作为志愿服务的主阵地、主场景,充分发挥专业社工优势与志愿服务作用,让社区“有温度”,服务“更精准”。二者紧密配合,在社区弹奏出民生关怀的温情音符。
协同攻坚 奏响和谐社区的温暖和声
“多亏了这段时间社区协调,没想到‘亮晶晶工作室’这么给力,从根子上帮助我们解决了屋顶漏水问题,工作人员既专业又热情,太感谢了!”金凤区上海西路街道紫云华庭小区居民曹宜婷感激地说。
紫云华庭小区建成于2009年,近年来楼顶防水层严重老化,每逢下雨天,顶楼居民的屋顶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水现象,甚至墙壁潮湿发霉,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物业维修人员小修小补,始终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楼顶漏水的问题。
怎么解决居民的烦心事?面对这一难题,居民们的意见各不相同。有人希望开发商、物业公司能够承担起维修责任,有人提议申请物业专项维修资金进行修缮,还有人更关注屋顶漏雨只涉及顶楼住户,不愿意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这些分歧导致房屋漏雨问题一度陷入僵局,难以推进。
关键时刻,社区社会组织“亮晶晶工作室”迅速介入。15名专业社工运用专业的社区工作方法和沟通技巧,组织居民代表召开议事会,从多个角度出发,充分倾听居民的诉求,平衡各方利益。社区志愿者们则在一旁协助维持秩序,劝导大家冷静思考,理性发言。经过多次的深入沟通和协商,最终,居民们达成了共识,同意使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维修楼顶防水,改造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馨和苑社区“亮晶晶工作室”成立于2023年6月,汇聚了辖区超过40名的矛盾调解能人、专业社工和志愿者,先后解决社区电动车充电停放、消防通道堵塞、墙体脱落、房屋漏水、污水反味等群众身边事、烦心事18件,化解各类居民之间矛盾纠纷74件。
“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社工知识,为邻居出一份力,我觉得很有意义”“工作室给我们志愿者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我愿意继续为小区和谐尽一份力?!币痪渚淦邮档幕?,一件件暖心的事,“亮晶晶工作室”工作人员的贴心服务,让居民们切实感受到了温暖。
面对复杂的基层治理难题,专业社工凭借其专业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方向;而志愿者们则凭借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积极的行动力,协助社工开展工作,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和支持度,共同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增添了温暖底色。
创新融合 谱写社会工作的幸福旋律
说起“灵武AI社工”,来自银川市灵武市印象灵州小区的居民杨东赞不绝口。“现在有啥想问的,直接在‘灵武AI社工’微信小程序上提问,就能马上得到回复,比如我想了解婚检的流程,它能立刻给我列出清单,方便又快捷。”
作为社区工作者服务群众的智能助手,“灵武AI社工”自2024年11月上线以来,集成了党建宣传、民生咨询、社群管理、事件流转等多元功能,能够实时提供网格管理、需求分析、接诉应答、政策宣传、事件处理等全方位服务。截至目前,“灵武AI社工”已接入居民微信群2000个,形成事件3000个,通过专业社工、网格员、志愿者的联动协作,成功办结事件2700件,辐射群众16万人。
“灵武AI社工”是银川市探索打造“全科社工”、为社区工作者减负赋能,构建数字化基层治理新模式与社会工作新生态的一个缩影,不仅有效提升了基层“微治理”的服务质量,更为社工和志愿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沟通渠道和资源共享平台。
不仅如此,银川市域社会治理信息平台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村居吹哨、部门报到、接诉即办”等工作机制也将政府部门、专业社工、志愿者等力量进行整合,让基层治理更加高效、精准。
与此同时,银川市还高度重视对专业社工和志愿者的培养。2024年,银川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举办社会工作师考前辅导10余场,组织近300名志愿服务骨干参加提升培训,推荐11个志愿服务项目在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中获奖,11个社区被确定为全国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社区,“抱抱团”“送你一朵小红花”等一批“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模式让“有意义”的事变得“更专业”。
聚焦基层治理和群众急难愁盼,银川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引入专业社工力量,创新工作模式,发挥专业社工作用,培育多领域、专业化志愿服务团队,使“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成为服务基层群众、创新基层治理的重要支撑,凝聚起强大的工作合力,共同奏响群众美好生活乐章。(图片由银川市委社会工作部提供)
银川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copyright (c) 2020 www.bjlifespring.com.cn 银川文明网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者建立镜像